【传统文化】古人论敦亲

【明慧网2006年5月15日】敦亲,从狭义上说就是厚爱父母双亲,从广义上说可以包括兄弟友爱、夫妻和睦等伦理道德行为。儒家把“齐家”作为“治国”的前提条件。《周易》说:“正家而天下定矣”。《礼记》说:“家齐而后国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崇尚的家庭伦理准则,是人们应该信守的道义原则。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可怜的父母啊,生我养我是多么辛劳。这是《诗经•小雅•蓼莪》中专门抒发儿子对父母怀念之情的诗句,反复叙述了当年父母怎样劳苦的抚爱关怀子女,而今,父母老了,怎样才能报答二老的恩情呢?

除了这首较早谈及孝敬父母、怀念父母的诗,儒家经典中还有《孝经》一书,足见古人十分重视“孝”这一传统道德,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好传统。“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爱自己父母的人,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这样就会促成人际关系的和睦。

孔子说:“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大意是侍候父母,能做到尽心竭力。儒家把孝悌忠信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孝是孝敬父母,悌是敬爱兄长,忠是忠于国家,信是做人要讲信用。孝是放在第一位的,古有“百善孝为先”一说,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家庭和睦,进而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这也就是“家和万事兴”、“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所在。

但是厚爱也不是无原则的。春秋时期的晏子说:“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晏子对齐景公说,只要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家庭就会和睦,社会就会按礼仪之道正常运行。做父亲的要爱孩子,但不能溺爱,同时一定要重视教育;做子女的要孝敬父母,但在必要时应对他们进行规劝。和睦的家庭是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

敦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我们从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名句中可以领略厚重的亲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这首《游子吟》,描写了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衣服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母爱就象春天里的阳光对待小草那样无私和伟大,永远也报答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