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使馆无理行为再次破产
每年一度的阿根廷国际书展是全世界最大的书展之一。2006年从4月20日到5月8日,19天内有1400个摊位及1000场的各式各类的文化节目展出,预计如往年一样将有一百万以上的观众。因为这是一个极受欢迎及重大的国际水准的文化活动,参展的不止是全世界各大出版社、书商、连锁书店、民间团体,并且所有大国都设有摊位,介绍自己的书籍及文化。中国大使馆一向参加这个国际书展并且举办各式各样的研讨、文化交流会。
可是两年前由于中共大使馆企图赶走第一次参加书展的法轮功学员,并且威胁大会如不撤销法轮功摊位,它就退出。因为此无理的要求没有被大会接受,中共大使馆只有取消安排的文化研讨会,并且退出了大会。一个大会人员向大纪元透露,两年来中使馆每年施加压力,要大会禁止法轮功参展,并且说有法轮功,中国使馆就不参加。大会只有说,那中共使馆就不要参加好了,因为这是阿根廷,任何参加的摊位只要没有暴力的行动,是有言论自由的,而且大会的宗旨是拥护人权的。该大会人员继续祝贺大纪元的工作人员,说大纪元报纸做的太好了。
今年中共使馆更无理的又使出同样的招数,对大纪元的摊位提出抗议,要求大会取消大纪元的资格。2004年中使馆文化及政治参事甚至直接找到大会的主席,政治参事的无理及恶劣态度使大会非常厌恶,这种极力不顾一切,用不合法、流氓的手段压迫真相的行径只能引起民主国家的人民更加认真的思考,这种行为一定只是为了要掩饰真正存在的事实。
由于中共的退出,从此这个国际书展不再展出中共的血旗和带有共产党毒素的文化及书籍了。
*阿根廷人:中共的所为是魔鬼的行为
大纪元摊位不仅展出西文的《九评共产党》,并且提供大纪元领先报导中共退党大潮的最新资讯以及关于中共劳教所活体摘取法轮功学员器官贩卖的情况,以便广传这被中共封锁的暴行真相。在这两个礼拜以来,摊位吸引了很多人, 仔细的阅读真相资料。一般阿根廷人都有对神的信仰,因此对中共活体摘取器官的行为纷纷表示这已经是魔鬼的行为了。
最初几天,摊位的服务人员发现许多人接过资料一看,立刻退回,摇头不要,脸上显出厌恶的表情,并且回避摊位。后来经过观察和谈话,发觉资料上正面醒目的标题是书名《九评共产党》。原来人们一看标题以为这是宣传共产党的书籍和摊位,所以快快的回避。服务人员表示没有想到有那么多对共产党厌恶的人。所以印第二批的资料时,大纪元把书名改到下面,标题明显的写着“一本在崩解中国共产党的书……”果然看到这个立刻停下的人特别多,也没有人退回资料了。
*发生在书展上的小故事
有一位退休教授JORGE ROSSI,拿了10本《九评共产党》说要送给他的朋友,并且解说因为阿根廷人对中国文化很向往,很佩服,看到中共的文化宣传,误把中共当作中国看待。《九评共产党》这本书会把这个观念给正过来。他又说中共夺权后,以纯暴力统治了中国五十多年,为了它的生存,不惜杀死了八千五百万自己的人民。中共输出的文化不可能不带着这种暴力的洗脑。他又说感谢大纪元给了阿根廷人民这个机会,认清中国共产党的真面目,以及不要把中共当成中国。他继续表示,他知道从中国来此的华人,心里还很怕中共,也表明了五十多年中共的暴行对中国人有很大的伤害。他感到很难过,那么多的中国人,到了远远的外国,还照样的那么恐惧他们的执政党。
一个狮子会的会员走进摊位,看完资料后说国际狮子会有一个眼角膜库,靠着捐赠供应需求者。可是供不应求,需要眼角膜的人远远超过捐赠眼角膜的人。这个问题2000年解决了,自2000年来,狮子会每年从中国购买眼角膜。他说他们每年下两次订单,不过他也曾经想过,眼角膜不是一个工厂产品,假如是捐赠的,只能保存10天。那如何可以按时满足订单的数量要求呢?他并且说他们被告知眼角膜都是中国死刑犯活体摘取的,可是他也考虑过如何每次能适时从活体摘取满足外国所下的订单?当服务员指出中共对法轮功的迫害是1999年开始的,他低头不语。
有两个阿根廷人问为什么媒体没有发表这重大的新闻。他们要打电话给所有阿根廷媒体询问。
有一阿根廷人表示,这种活体摘取器官行为如果以后真相大白,全世界的人会谴责自己,后悔不迭,为什么当时迷在中共给的经济利益的谎言里,违背良心和带着假面具的中共打交道。
两个十岁的小学生在摊位上签名抗议中共暴行。过了不久又回到摊位,说她们想了一下觉的签名不够表达她们对中共活体摘取法轮功学员器官的愤怒,所以来问除了签名她们还能做什么?她们拿了许多资料,准备到学校去传达这个可怕的消息,让同学,老师了解中共的真面目。
许多人都表明全世界应该立刻谴责中共的暴行, 尽早解救苦难中的中国人民,制止中共反人类的罪行。让世上更多的人都知道中共不是中国,中共不能代表中国人民。另外了解国际政治的人一再表示,退党潮及中共这种没有人性暴行的暴露,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日子不多了,人们并且感谢大纪元不怕中共的恐吓,所做的领先报导。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06/5/5/72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