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忍国际美展中的作品是由一群来自不同背景的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创作的。这些艺术家通过修炼法轮大法,得到了身心的健康与精神的升华,进一步领悟了宇宙人生的真谛,找到了多年来对生命与艺术探索的答案。他们把自己对生命的领悟、亲身的经历,以及在这群同化真善忍的人们身上所发生的事情通过艺术作品展示出来。作品展现了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生命同化真善忍的升华,在当前这场人类的浩劫──中共独裁者发起的对法轮功的残酷迫害中善与恶的表现,以及善恶有报的宇宙法则。
导览人员为参观学生解答疑问并解说画作背后的一段段故事。 |
《永生》画作的故事内涵,令观者为之动容。 |
Real录像 | 在线观看(1分14秒) | 下载观看(3.1MB) |
展览厅位于学生宿舍新馆一楼,宽敞明净的空间,别具风格的画作,连日来,吸引了许多人前往观赏。
在高雄医学大学通识中心担任美术课程的张淑德助理教授开幕当天亲莅展场赏画。专攻胶彩画、曾在国内外办过多次师生联展的张老师,以其专业眼光,肯定每一幅作品的纯熟技巧,她说这些创作不仅是艺术层面的表现,同时是另一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张淑德驻足在一幅题为「金刚不动」的画作前凝视良久,这幅画触动她的内心,让她忍不住流下泪来。她说生命历程中也曾遭遇过别人不公不义的对待,但是画面中那位法轮功女学员面对恶警粗暴的肢体伤害,展现出正信不动、平静祥和的神态,令她对修炼者的境界赞叹不已。
一位经朋友介绍来看画的陈女士,在《无家可归》与《为什么》两幅作品间,来回琢磨,问她何以对这两幅画特别钟情,她说不用看文字图说,就直直看着画作中两个孩子的神情,就让她心情受到激荡。孩子不会掩饰自己的感情,童稚心灵对大人世界里发生的恐怖错乱,感到茫然恐惧,从他们带泪的眼神、迷惑的表情中展露无遗,这令她十分不忍。陈女士说着说着便红了眼眶。
《永生》作品中密密麻麻的人像,都是已遭迫害致死的法轮功学员,画家特意将搜集到的二百八十张相片如实描绘下来,为这些坚持真理而付出生命代价的勇者留下永恒的见证。学校一位职员余女士得知画作的故事背景后,忍不住对中共恶行发出谴责。她说这些人各个面貌端秀,一看就知道是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中共不给这些人生存空间,竟然还对他们下毒手,中共集权统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让她不敢想象。
有一位穿梭在校内的职工,前一天已经看过画展了,第二天又来到展场,请求取阅《转法轮》一书。导览人员当即同意,但是对方手上拿着工具箱,自觉不太妥当,他说等工作告一段落,他再来请书,准备回家好好阅读这本改变了世界人心的书。
一位就读医事检验系的陈同学说,她一走进展场,就被一股很光明、很祥和的气氛包围着,尤其《誓约》那幅画作,众神凌空而降,每一位神佛觉者的容颜都是那样慈眉善目,令她特别有一种安心的感觉。她喜欢这幅画的意境,隐隐约约好象领受到某种启示。其它象《净莲》、《天人合一》等作品,是表现修炼者静坐中体现出来的意境,也令她心神向往,使她想更进一步去思考与生命有关的问题。
有一位袁先生,听到美展讯息后赶来看画,他说走完一圈,让他看到正与邪、善与恶的鲜明对比,他感到在这里,好象一切作品都是活的、充满灵性。脑海中浮现南宋大儒朱熹的诗句,他觉的可借用来形容法轮功学员,那就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临离开时,他向导览人员索阅《转法轮》,也打算回家用心读一读。
邻近的另一所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学生,在得知美展讯息后,利用两天上完学校最后一节课后的傍晚时分,顾不得吃晚餐,四五十名学生,骑着机车,联袂而来,使整个展场气氛顿时热络起来。他们慢慢浏览,细听导览者透过美好的艺术创作细说其中曲折,有关法轮功是什么,为什么在中国大陆遭到残酷打压,却能洪传全世界八十个国家等等。由于每一幅画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导览者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关注眼前正在发生的悲壮历史,同时明辨人间是非善恶,惕厉自己坚守正义,长保善念,当下唤起这批大学生的共鸣。他们由原来对法轮功的懵懂印象、漠不关心,到离开展场时有了相当的了解,也明白为什么有越来越多来自国际的声援力量,一名学生忍不住说出心里的想法,觉的自己生活的太安逸、视野太狭窄了,以后他会多去关心世上受苦难的人群,他们说这是课堂内学不到的宝贵一课。
展览期间的一天,在导览人员离开后,有一位独自前来赏画,署名廖先生的民众,在签名簿上悄悄的留下这样的话:「有很多问题,虽然一时还没完全明白过来,但希望有一天世界回转到美好的层面,盼神的大能来祝福每个受灾难的灵魂得享安息。」
象真善忍美展这样跨国性的展览,覆盖面之广,连续时间之长,回响之热烈,在过去以来一直是少有的特例。对观赏者与导览者而言,都是一次难得的心灵净化。它的内容,不仅揭开了一段历史真相,最重要的是唤醒世人的善念,明白在中国悠久古老的神传文化中,确实存在善恶有报的因果定律,期许每个生命都能珍惜活着的价值,重德行善,以回归到最纯净的初始,真正得到神明的庇佑。这位民众的留言,为美展做了一个简明扼要的注脚。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07/12/2/91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