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位朋友一听说地震了,吓的拔腿就跑,我一把将她拉住,我说:“不能朝那边跑!房子要垮了,这里这么深,你跑也跑不出去,赶快跟我一起念:‘法轮大法好’,求法轮大法师父救我们,这个时候只有师父才能救得了我们,你跟着我一起念,不会有事的。”
当时,我的表现确实很镇定,因为我心里有大法,我坚信在我有难时师父一定会救我的,我相信我不会有危险,同时我也不能让我身边这位朋友有危险,因为她已经三退。我叫她跟着我,只要和我在一起就不会有危险,我说:“我们赶快到一个空旷的地方去,”我想起進大门不远处有一个大花园,我拉着她就往那边跑。当时我们摇摇摆摆的,感觉象走在晃桥上一样。当我们到达这里时,花园里已经聚集了好些避难的人,我想:我应该趁此机会救她们,我告诉我身边的人不怕,只要念“法轮大法好”就没危险,就能得到神的保护,当时就有几个人跟我一起念。
此时,我心里牵挂着我的家人和亲朋好友,虽然他们大多都已三退,但在这关键的时刻,不知是否想得起念“法轮大法好”这几个救命的字。我给他们打电话,打不通,没有信号,通信已全部中断。在此种情况下我没有办法去找他们,心里有一些焦急,心也开始跳的“咚咚”的响。这时,我耳边响起了师父的声音:“好坏出自一念”(《转法轮》〈第四讲〉),““一个心不动,能制万动”(《精進要旨二》〈去掉最后的执著〉)。我一下意识到自己的这颗心很危险!我是大法弟子!怎么跟常人一样的六神无主了呢?我是大法弟子!大法弟子的一念之差就会产生不同的后果,在此大灾大难来临的时候,就是体现大法弟子威德的时候,也是检验我们平时修的怎么样的时候,有师在有法在,一切由师父安排。作为一个大法弟子,要时刻想到救度众生,不忘自己的责任,任何情况下都要按师父说的去做,在此生死关头的时刻,我们要争分夺秒的与旧势力抢夺生命,我要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做。
我心里一边发着正念:清除一切迫害众生的邪恶因素,并请求师父保护所有大法弟子及大法弟子的家人以及所有能够同化大法的有缘人,一路讲着真相回到我住的小区,我们小区外面是个很宽广的大草坪,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的人。我看见我孙儿的一个同学他们一家子,我赶快迎上去告诉他母亲“诚念‘法轮大法好’就能保平安”,可她只是一笑就走开了,很轻视的样子。我当时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感觉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我想:我连我的亲人都不顾的来救你,你还对我这个态度,可见这些人受恶党的毒害太深。有好一阵我都不想讲了,我觉得这些人真是迷的太深,不知醒悟。
但是,我很快调整好了我的心态,在这紧急的关头救人是第一,决不能被常人心所带动,常人知道什么呢?大法弟子才是当今世间的风流人物,尽量救度那些能够救度的人吧。这时我女儿开车来找到了我,她拉来一箱矿泉水,我拿出一瓶递给我的孙儿,叫他送去给他的那位同学,以后有机会我还是会救他们的。(过后两天我遇见她的婆母说:她(婆母)家在都江堰的房子全部倒了,两个侄儿侄女被埋,令人痛心。)
这次地震虽然我们没有处在震中区,但据我所知,有好些常人还是受到了不同成度的损失:有的电脑掉到地上了,有的瓶瓶罐罐打烂了,有的房子开裂了,还有的被房子上掉下来的东西砸伤了,甚至有的人跳楼摔死了(这个电视新闻报道了)。我女婿有个朋友说他有瓶一千多元的洋酒好久都舍不得喝,放在橱柜里都被震出来打烂了,供财神爷的香炉钵也掉到了地上,放在地上的一堆酒瓶子都倒了,卫生间的化妆品之类的都掉到了地上。而我的家里不仅人无损伤,包括财产都无一点损失,我家的电视墙只有七点五厘米宽,上面斜放着的玻璃镜框及圆形工艺钟,平时看着都很悬,地震中却安然无恙,动都没动一下,只有一个玻璃茶杯从桌上掉在地上却没有打烂。我们这个小区有三幢楼房开裂,我家住的这幢房子完好无损。这几天我也走访了我在这里所认识的大法弟子,有的住在五楼都没有一点损失,更无一人伤亡。
大法弟子们在这次灾难面前都表现的镇定自若,不惊不慌,从容不迫,在大灾难来临之际,思想中只有一念:就是──坚信师父、坚信大法,我是大法弟子,任何灾难都伤害不了我,心里想的都是如何想办法救人。
有一个大法弟子,他们一家都是修炼人,地震发生的时候他们就站在他们的铺面门口招呼曾经三退了的左邻右舍来和他们站在一起,告诉他们不要怕,大家一起念:“法轮大法好”师父一定会救我们的。这个大法弟子铺子里的商品很多都是玻璃、陶瓷等易碎品,象花瓶之类的,平时为了商品陈设好看,摆放的都很悬的,地震中却无一样损坏,地震时和他们一起念:“法轮大法好”的人,有的住的楼层很高家里也没有损失东西,而就在他们对面一家副食品商店里,摆放在最下面一层货架上的酒瓶子都掉到地上打烂不少,货架上的商品倒了很多。这个大法弟子一家平时讲真相就讲的很好,这次地震更是使不少世人见证了大法的神奇,地震后他们抓紧时间讲真相救人,有不少人纷纷三退。
经历了这次惊心动魄的灾难,大法弟子在修炼的路上将更加坚定不移的紧跟师父坚修大法到底。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08/6/13/98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