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漫谈:赈济百姓 不计所费

【明慧网二零一一年四月二十三日】唐宪宗四年,南方遭到百年不遇的大旱,百姓没有粮食,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唐宪宗就命令左司郎中郑敬等,分别到江淮、两浙、荆湖、襄鄂等地任宣慰使,赈济饥民。郑敬等奉命即将出行,向朝中的诸位大臣辞别。唐宪宗劝诫他们道:“朕在宫中所用的东西,即使是一匹帛,也必须登记在册,唯恐浪费了。唯独赈济百姓的物资,可以不计所费。你们可要体会朝廷的心意,千万不要效仿潘孟阳(此人在下面另有说明),出朝以后,乘机放纵私欲,只是饮酒取乐、游山玩水,忘记了本份啊!”

明朝的大臣张居正,引述了这段历史后说:“为什么唐宪宗这样谆谆教诲郑敬等人呢?这是因为: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而民以食为天。假如百姓发生饥荒,朝廷不去赈济抚恤,那么死亡者就会很多。更重要的是,会使民心离散,那还用什么立国呢?唐宪宗有鉴于此,所以节俭自己的消费,而厚待于民。这真可以说:他知道用财之道,抓住了保卫国家的根本所在了。他真不愧是唐代的贤明帝王啊!”

唐宪宗是唐代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时期的政绩,根据史书记载,主要有两方面:政治上的改革和平定藩镇。他宣布一切按照中央规定的赋税标准,进行纳税,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规定观察使,要首先征用所管理的州的市税,不足的时候,可以向所属的其它州征税;又下诏减轻租税,拒绝进奉,禁止南方掠卖奴婢;精简官员。他还用前代积存下来的财力,重用廉明的大臣,出兵征伐藩镇,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后人将其誉为唐代的“中兴之主”。

在这里,还有必要谈及故事里的潘孟阳,他是礼部侍郎潘炎的儿子,因其父亲的原因历任兵部郎中、江淮盐铁转运副使、大理卿、剑南东川节度使,登开元博学宏辞科。潘孟阳当初也曾受到唐宪宗的重用,在唐宪宗刚刚即位的时候,就委派他作为特使到江淮一带视察工作。但是潘孟阳完全没有把皇帝的命令放在心里、把国家的事情当作大事要事来执行。他每到一处,只顾着喝酒吃宴席,游览大好河山。据说,仅仅是跟随他出行的仆从,就带了三百多人。他经常收受一些地方官员的贿赂,私自任用官吏。后来他的事情败露了,被唐宪宗知道后,就免去了他的官职,不再任用。

唐宪宗对这样的一个人,始终不忘,经常用他来警戒大臣。直到四年之后,唐宪宗还不忘告诫另一个出使的官员,让他一定要以国家为重,“勿效潘孟阳,仅知饮酒游山而已!”

(事据明代张居正《帝鉴图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