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也是围城
在常人中,整日里儿孙绕膝是福份,孝敬顺从父母是厚道;在修炼中,每天为儿孙当牛做马,以父母的需要为生活目标,是被情所累,是缠绵于人。
有的老年同修尽心尽力服务于儿孙。白天做饭看孩子,晚上还要哄孩子睡觉。儿女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习性,更不知道心疼、理解、孝敬父母。而自己又弄的精神疲惫,身体劳累,结果修炼越来越懈怠,讲真相就更少了。
有个同修的父亲老年丧妻,同修觉得父亲可怜,不但每日为父亲做好三餐,晚上还住宿在父亲家照料。她自己失眠,还无微不至的照顾父亲,结果终日疲倦不堪。而父亲非但不领情,还总是挑刺、无理取闹。后来同修认识到,是自己对父亲过于执着了。她明确的告诉父亲,自己也很忙,也尽心尽力了,如果父亲再不满意,她只能敬而远之了。结果这样一谈,父亲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每天对她都笑脸相迎,也不用她天天陪伴了,她也自在的投入到正法修炼中了。
修炼者对家人,不是付出越多越好,而是恰到好处为最佳,过犹不及。修炼人应该以修炼为本,同时平衡好家庭关系,要真诚付出,但是要把握好度,拿捏好分寸,不能本末倒置,主次颠倒。
哪些是旧势力的安排,哪些是师父的安排,修炼者在每天的修炼中,要辨别、要判断、要取舍。师父安排你来人间是做助师正法的弟子,而不是为子女当牛做马、对父母逆来顺受的好人。“否定旧势力的安排,走师父的路”不是口头禅,而是要落到实处。
二、认清生死离别
在常人中,日思夜想逝去的亲人,念念不忘旧情,是有情有义的体现。而在修炼中,舍不了、放不下就会被情魔干扰的修不成。
曾经听说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的七岁的儿子死了,她悲痛欲绝,想起孩子就到孩子的坟上哭一通。过了不久,她又怀孕了,产下一个男婴,她万般疼爱,结果孩子七岁那年又走了,她日夜惦念那两个故去的孩子,总到孩子的坟上诉说思念。后来,她又怀孕了,结果这个孩子长到七岁的时候,还是离她而去了。在她几乎崩溃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位道士。道士告诉她,你养的那三个孩子其实是一个孩子,因为你始终放不下他,所以他就能来魔你。
师父也给我们讲过:一个婆罗门弟子在山中独修,后来因为养鹿,最后把这只鹿作为最亲密的伙伴,把很多精力都用在这只鹿上,放松了精進的意志,以至这只鹿死后,仍然放不下,在生命结束时还没有想到法,想的是鹿,结果死后转生成了一只鹿,使多年的修炼毁于一旦,教训是深刻的。
每个修炼者都要面对生老病死的问题,而有的修炼者自己能放下生死,却放不下亲人的生死。其实你此生的亲人,他不仅是你的亲人,也是宇宙中的一个生命,他的生老病死都是有定数的,他的阳寿到了,那他就是该走了,也就是与我们今世的缘份尽了。那么,作为修炼人,当亲人有病痛时我们要悉心照料,而当亲人故去时我们就应该随其自然的忘掉他。
曾经看过这样一幅对联“古今来色色形形无非是戏,天地间古古怪怪何必当真”。如果我们能跳出来,就会看到今世的所谓亲人,都是戏台上的一个角色,走马灯式的在我们身边表演者,我们如果入戏,就会为他们而痴狂,如果我们把自己当作旁观者,就不会被带动的魂不守舍。
三、情是何物?
一对大雁在天上飞,猎人捕杀了一只雁,另一只逃脱的雁悲鸣不止,然后投地而死。一个词人听到了这个凄婉的故事,写下了“问世间情是何物,只教生死相许”的名句。
情是何物?我们现在认识到,情是以自我的标准来衡量一切,对于自己喜好的可以赴汤蹈火、肝脑涂地、生死不弃。对于自己厌恶的可以恨之入骨、抽筋扒皮、势不两立。也就是说,情的标准本身就是人的自我观念,而不是宇宙的特性,因为这个标准本身就是错的,所以修炼人绝对不能以情为标准看待事物,以情维系生活。其实重情就是重人的观念,维护人的东西,就是不想脱离人。
情能使修炼者摆不正与人的关系。在常人中,父母儿女是至亲,我们应该孝敬父母、管教孩子。但任何人情如果超过了法,就是危险的信号,就大错特错了。修炼人以修炼为本,本立而道生。一个修炼有素者,一定会把三件事放在首位,也一定能圆容好家庭,因为他有智慧有能力也有方法,而这一切又皆来源于学法。依靠学法和实修的力量才能去掉情。
师父告诉我们,修去情才有慈悲。慈悲是无我的,慈悲是无怨的,慈悲也是无求的。慈悲是不会被人情带动的,而情是很容易被带动的,当我们被儿女的事搅的颠三倒四的时候,那一定是被情所缠。
要清楚的知道,在大法弟子绵长的生命历程中,他们只是我们的偶遇,不是我们的归宿,我们不能溺爱他们、不能因他们而毁了自己的前程。我们身在人中,但是我们的心要在方外,既要做好常人中一切,又要明白大家只是过客,聚散随缘,不牵强、不执著。对亲情看淡了,看开了,看破了,才能生出慈悲。
亲人也是人,当我们修成正果的时候,再回头看今天人间这一幕,不就是一场人情大戏吗?如果我们今天还在为常人中的儿女当牛做马,为本不属于自己的钱财劳心伤神,为已经逝去的父母亲人恋恋不舍,在宇宙中,这些可都是笑柄,是未来人的反面教材啊。如果我们能清醒的认识到人世间的一切都是过眼烟云,没有一样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也就不会动心、动情了。
English Version: http://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15/1/14/147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