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之音 预示隋朝的灭亡

【明慧网二零一五年九月九日】万宝常,是隋代音乐家。他最先是南朝齐的乐工。当时南朝齐无乐器。万宝常拿起面前的餐具、杂物,用筷子敲击,确定声音的高低。演奏的曲子,宫商音调都具备,象丝竹乐器那样和谐。被当时的人大为欣赏。

然而,从北周到隋朝,演奏乐器,都不得音调。

隋朝开皇初年,沛国公郑译等人制定乐音。郑译的音乐创作成了,皇上问万宝常,可否演奏。

万宝常说:“此亡国之音,岂陛下之所宜闻?”皇上不悦。万宝常因而极力陈述乐声哀怨、淫荡、放纵,不是雅正之音。他请求用水尺为律,来调整乐器。皇上答应了。

万宝常奉圣旨,制造了各种乐器,声调比郑译创作的声调低二度。他还撰写了《乐谱》六十四卷,详细论述了八音转变为宫调的方法。他创作了八十四调,一百四十四律,一千八百声。

自从汉、魏以来,没有人会演奏《周礼》。当时的人让万宝常试着演奏,应手成曲,无所凝滞,见者没有不惊叹的。

万宝常调制后的乐器,声音淡雅,不为当世所容。当时的乐工虽然排挤、诋毁、妒嫉万宝常,心里却佩服他。

万宝常听其他隋朝乐工演奏,泫然而泣。有人问他缘故。万宝常说:“乐声淫荡、凄厉而哀怨,天下不久将要互相厮杀殆尽。”当时天下太平,隋朝处于全盛时期。人们对万宝常的话,都不以为然。然而,到了隋朝大业末年,兵革四起,不久隋朝就灭亡了。万宝常的话,果然应验了。

自古以来,音乐能表现人的道德水准。演奏高雅、端正的音乐,代表社会道德维持在很高的层面,预示着社会安定,朝代长久。靡靡之音,代表社会道德下滑到很低了,预示着朝代走向没落,气数将尽。

中共的流行音乐、流行歌曲,完全丧失了正统,都是淫荡的靡靡之音、扯着嗓子的凄厉吼叫、为情要死要活的哀怨倾诉。中共的整个社会,随着道德的下滑,走到危险边缘。天灭中共在即。赶快退出党团队,才是使自己受益的选择。

(参考《隋书 卷七十八 列传第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