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章展现天象文化的精妙奇准,以佐证正法时间的一次次延长,同时揭开相关的伪史,首次展现尘封的历史真相。期待着那些被人间的光怪陆离吸引得不能精進的弟子,甚至脱离大法的昔日同修,能够在这些历史华章中,明白历史奠定的真机所在,从新回到大法中精進起来——真正的精彩,都在大法的真修中展现开来。
烛影斧声,是北宋的千古迷案。后世除了北宋的历史大家司马光在给宋太宗申辩,更多的人都认为是宋太宗弑君夺位——因为宋太宗和儿子宋真宗极力修改史料,给后世造成了太多的迷茫,留下了太多的遐想。
但是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这个真相是最顺理成章的,它能解开一切疑团。下面我们就把这个真相简要地揭示出来,展开这段历史留给后世、给当代真正的借鉴和教训。
1. 遗容之迷,曝光劣迹
近代很多人认为宋太祖是被宋太宗毒死的,也有学者反对,并拿出一段史料作证:赵光义揭开蒙布让大臣们看太祖遗容,面色玉润象刚洗过澡一样,由此有人认定太祖不是被毒死的。其实破绽就在这里——宋代和现代不一样,没有瞻仰遗容之说,蒙布一旦盖在身上,谁也不能再掀开了,掀开是对逝者最大的不敬,令逝者在阴间不得安宁!这么编谎,这么记载,是实在没有办法掩盖了,冒着大不韪而编造,没想到能蒙住现代人。
2. 金匮之盟,千古迷蒙
金匮之盟,一直令后世困惑。太祖是意外死亡,没有遗诏,宋太宗是自立为帝,继位没有合法凭证。5年之后被贬到外地的赵普進献了“金匮之盟”之说,太宗大喜,招赵普回京,却不敢公开“金匮之盟”的内容。
后人有两种猜测。一种认为是“单传约”,杜太后临终让宋太祖传位给弟弟赵光义;另一种认为是“三传约”,杜太后让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赵光义再传位给小弟赵廷美,赵廷美再回传给太祖的儿子,循环下去。
其实都不是,我用慧眼通功能追查历史影像时看到:杜太后病危时,把三个儿子都叫来说遗嘱,还特意把赵普叫来做见证。当时杜太后对太祖说的大意是:“你之所以做皇帝,是前朝传位给幼子,你才有机会夺了人家的皇位。历来传位给幼子的,常常亡国;但是,即位的皇帝如果是成人,昏庸无道同样要断送江山。我想来想去,最好的确定储君的办法,是放下私心,不传位于子,在我赵家子孙中选皇储,选出一个最德高望重的、英明有能之人,定为储君,这样才能保证我赵家江山长久。儿能这样做么?”
太祖深感意外,迟疑半晌,还是答应了。而那两个弟弟,看到了自己登基的希望,暗自窃喜。最后赵普写下了立约的字句,放入金匮作为凭证。
太宗篡位后,马上提高三弟的地位,把大哥、三弟的所有儿女,都和自己儿女一样对待,儿子都给皇子待遇,给所有人以“即位候选人”的希望,表示他在遵照“金匮之盟”做事。先堵住众人之口,稳定帝位再下手。
5年后赵普编造了假的“金匮之盟”——“三传约”,给太宗即位提供了唯一的合法凭证,太宗高兴但也不敢公开,他要扫清儿子即位的所有障碍。
3. 迁都机遇,天赐不取
开宝九年(976年)三月,宋太祖领着文武西巡至洛阳,提出迁都洛阳,因为汴梁(开封)作为国都,无险可守。朝中虽然有人反对,但太祖坚持,索性在洛阳一住两个月,拒绝东返开封,甚至提出先迁洛阳,再迁长安。最后赵光义反对说:“在德不在险。”太祖默然,才作罢,回开封。途经巩县祭祖,选定了自己的陵墓地址,就是今天的“永昌陵”
图:宋太祖永昌陵(网络图片) |
150年后,北宋被金国所灭,开封四通八达、无险可守,是直接原因之一。为什么赵光义等人坚决不同意迁都呢?太祖迁都就是为了遏制晋王,扶植自己的儿子。而赵光义已经是晋王、开封府尹,在京城势力已经做大,如果迁都了,赵光义“亲王尹京”的貌似皇储的身份就废了。
其实这正是天赐给太祖的活命机遇。作为天子,在人间自己还说了不算么?决定历史走向的时刻,还要看臣子们的私心和脸色么?宋太祖拨乱反正、大兴佛法,开创的天大功德已经改变了底层旧天数安排的历史了,上天要根据太祖赵匡胤的功德从新安排以后的“天人合一”对应了。而此时,宋太祖效仿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却没有拓跋宏的果断,太仁慈软弱了;他想用年龄拖垮弟弟,太一厢情愿了。天赐不取,反受其咎。晋王赵光义回去就加紧筹备动手了。
4. 预言的警示,宿命的遇弑
北宋僧人文莹《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祖得天下前,曾经结交过一个叫混沌的道士,准确预言过太祖登基。太祖生命的最后一年,又遇到混沌,太祖秘密问自己的寿数。道士说:“今年十月二十日夜晴,则可延一纪,不然,就赶紧安排后事。”这是在太祖延寿九年后,天象被改变后,新天数下的预言。
到了那天夜里,星斗明灿,太祖大喜,但不久阴霾四起,天地陡变,雪雹骤降。太祖赵匡胤急召晋王進宫议事,在寝室摆酒宴,退去左右。外人遥见屋中烛影之下,晋王赵光义起身退避、推辞。后传来太祖用柱斧的敲击声,对晋王说:“好自为之。”然后太祖睡觉,第二天一早驾崩了。
这就是千古疑案“烛影斧声”的由来,我追查看到:这两段记载大体上是对的,赵匡胤前世是修道的道士,和混沌有缘份,这世又碰到了一起。北宋僧人文莹记载的,都是道听途说的只言片语,丢了很多关键环节,后面还有听来的假话,说晋王按遗诏即位——意外死亡哪来的遗诏?所以让后人不知真伪。
其实混沌道士的预言,是天道又一次给太祖赵匡胤机会,但是这个机会太难悟了。史料记载太祖去世前几天病了,我用功能追查历史影像看到,是大太监被晋王赵光义收买,密让小太监给太祖下毒了,是慢性毒药,但是那天太祖喝酒不多,中毒不深,只是病了。赵光义接到密报后,很恐慌,他早就试验过,中毒不深,如果再喝酒,能促進毒性发作,就可以要命;但是皇帝病了就不再喝酒了,怎么办呢?
到了道士预言的那天,直到夜晚天一直很晴,皓月当空,但随后骤然阴霾大起,遮住了明月,风雪大作——这也是一个天象预示。赵匡胤,名字里有“月”字,明月忽然被阴霾遮掩,就是在预示天子的劫数到了。
太祖赵匡胤笃信道士混沌的预言,那就按预言所说,安排后事就自己安排呗。他中毒药之毒很浅,本来有足够的时间安排儿子来即位,完全可以自说了算,找野心勃勃的晋王商量什么呢?其实如果他遵照御医嘱咐,不再喝酒,悉心调养也不会速死。不过这可太难了,因为他太嗜酒、瘾太大,这个自身的弱点很难克服,真能克服,很可能赢得足够的时间。
他为什么找晋王商量呢?他是要试探一下,看晋王野心有多大,看怎么才能安排儿子平稳即位,结果反而引狼入室。
顺便一提,宋太祖身边没有识天象、懂天道的高人。最后太祖被下毒病重时,他唯一能找到的“高人”是请仙降神的张守真。张守真是民间跳大神的巫师级别,而且还是被赵光义收买的。这是赵匡胤没能认清一次次天赐的解数、完全跳出旧宿命的一个直接原因,也是他没能逃过的一劫。
5. 烛影斧声,崭露真容
赵光义做贼心虚,不知大哥传自己進宫是何事。一见大哥并无恶意,又设宴款待,大喜,因为他只要让大哥喝了酒,就能促使他体内毒性发作,就大功告成。可是大哥让他喝酒,自己却没有喝酒的意思——道士都告诉赶紧安排后事了,还有心喝酒?需要绝对清醒的时候,怎么还能喝酒,何况御医嘱咐不能再喝酒了。
赵光义见大哥不喝酒,极力劝酒,花言巧语,太祖推脱再三,实在推脱不过去了,两杯酒下肚,身体骤然不适,几日前大病的感觉一下子上来了,瞬间他看到了弟弟显露的狰狞、得意的表情,心里一下明白了:身边的人都能被弟弟买通下毒,没想到他一直宽容善待的弟弟竟然如此狠毒。
他知道全家性命难保了。太祖试探问道:“我百年之后,位传给你如何?”
赵光义一听,连忙起身推辞:“使不得,使不得,我有何德能……”由于心虚,赵光义不自主地一边摆手,一边身子向后退。烛光之下,影子映在窗户纸上——这就是传说中的“烛影斧声”之“烛影”。
太祖又忍不住悲凉地说了一句:“你即位了,可要善待我的家人啊!”
“那是自然!”赵光义此言一出,自己也吓了一跳,这是他太心虚、太害怕、太紧张,一时失口了,马上改口,避席后退,“不不不,哪能呢?我无德无能,哥哥还是另选吧,另选吧。”
太祖凄凉地笑了,随手用玉斧咚咚地敲击——这就是传说中的“烛影斧声”之“斧声”。
惊慌失措的赵光义借机告退,匆匆离开皇宫。太祖的身体也顶不住了。
不是象《史书》掩盖说的太祖一人过夜的,都到了道士预言的临终的时候,怎么可能自己单独酣睡?他急忙叫来宋皇后,安排后事;其间几次吐血,比第一次中毒还重。宋皇后要找太医被太祖制止。太祖嘱咐说:“晋王前几天给我下毒了,治不好了。他现在势力太大了,篡位只能由他去了。我死之后,你切不可把我今天的话告诉任何人,以免留下杀身之祸。现在德昭、德芳还不到而立之年,还没有实力,绝对不能告诉他们我被毒死的事,一旦他们有一丝流露,都会被晋王灭口。为了你们能保全,我也没有在晋王面前流露。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机会……就当这是我前世的冤孽业债吧。”
皇后哭罢,请太祖密立遗诏,作为凭证。太祖断续说:“立遗诏何用?咱现在不知道身边谁是晋王的人,你一旦让人拿纸笔,就会走漏风声,必然无法保全你们。”
太祖知道这位20多岁的新皇后,表面柔弱,却有刚烈的一面,他知道皇后一定会说出真相,让她永远不说,不过是拖延时间,多一分保全的希望。
(未完,待续)
下一篇目录:
从古今天象看正法修炼的延续(6)
——烛影伴斧声,千古看真容(下)
6. 皇后力搏,却入罗网
7. 坐稳皇位,连下毒手
8. 皇嫂之丧,丧心病狂
9. 节外生枝恶做绝,恶报六世子孙绝
10. 沉重的警醒,光辉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