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本人而言,当初我对这部作品也是很热衷的,每天上网都惦记着看看新的一篇是否刊登出来,如果有,立即认真的阅读,如果没有,便会有种失望感,于是期待着下一天。而且见到同修时,绘声绘色的给无法上网的同修叙述小说中的内容,同时自己还给同修发电子邮件,印制部份已发表的内容传给他人,全然失去了修炼人所应有的理性、平静的心态,现在想起来是非常自责的。而我所接触的同修,也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状态,总的状态是大家都已不冷静,人心浮动。
现在虽然这股热潮已冷却下来,同修们开始理性的在法上认识这部作品,切磋如何对待文学创作,但是我觉的,我们更需要想想,十多年来,正法弟子经历了风风雨雨,修炼者所持有的冷静、平稳、成熟的心态已溶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这本神话小说会把我们的心带动的如此强烈呢?究竟是什么执着潜藏在整体大法弟子中,以至于整体浮动?
在不断的向内找中,我觉的执着于天目所见及另外空间中的景象是我们一个强大的执着,这也是到了我们必须修去此心的时候了。纵观平日表现,各地区在对待天目能看到东西的同修明显有崇拜心理,对明慧网上大法弟子另外空间所见文章也偏重于阅读,我本人就对“轮回纪实”、“濒死体验”文章非常感兴趣,舍不得错过一篇。但因这类文章毕竟平日不多,且篇幅短小、内容琐碎,所以未对我们造成什么浮动,而且其所起到的正面作用还是值得肯定的,故从中暴露的人心也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悄悄的隐藏起来。
然而隐藏的执着心譬如人体中的肿瘤,会不断的被加大,直至干扰到我们的修炼。当小说《苍宇劫》开始连载后,文中大篇幅对正法中另外空间发生的一切故事情节描写,正符合了我们执着心的需要,深深的吸引住了我们,惊奇、兴奋使我们忘记了用法去衡量正法中所出现的一切,包括大法弟子写的文学作品,无疑我们的不清醒对自己、对作者同修都是不负责任的。现在当自己冷静下来,反思《苍宇劫》从体裁的选择、到文中个人与正法的位置的把握到故事情节的选择,确有不妥之处,尽管作者的初衷用意是好的,是为了证实法所写,但作品中疏漏、违背法的地方,也同时体现了作者修炼中尚未修去的不足和一种长期学法不精進的状态。我想通过这件事,作者同修也能向内找自己,但不要形成过重的压力,修正不足,提高上来是最关键的。本文不想评论作者如何,而是想从修炼人向内找的基点谈作为读者的我们,在这一事件的整个过程中暴露出那些人心,决不能随着事情本身的淡忘,而忽略了我们该修去的执着。
记的以前我曾与同修交流,应在法上看待我们所碰到的麻烦时,同修感叹的说:“哎,这不是在迷中吗!”言外之意,人在迷中,看不到另外空间事情的真相,所以执着放不下。这正是“眼见为实”的变异观念促使我们放不下人的利益,成为对大法坚信成度不够的原因,也是我们执着于天目所见的表现。
尽管师尊在法理上一次次开示,将正法中另外空间的真实讲给我们,肯定了大法弟子的未来,但“眼见为实”这种变异的观念还是不同成度上干扰着我们的正信,干扰着我们发正念,干扰着我们在学法中精進。所以当《苍宇劫》出自于同修之笔,将修炼中另外空间的景象详尽描述出来时,平时不够坚信的同修感觉自己变的坚定了,这种来自于感性上对法的信,凭借外在的力量让自己对修炼充满信心,正是修炼中的强大障碍。处于这样的状态,如果出现活灵活现的另一种描述,也是很容易被带动的。几年来各地都曾冒出个别自称自己是“师父”、标新立异另搞一套的人,这些人往往讲出一些似乎很高、实则荒诞无稽的言论来证实自己,但却总是能在一些学员中找到市场,受到崇拜,从而一直起着干扰作用。如果我们是刚入门的弟子,有此心态还可理解,但到了现在,正法时期的大法弟子仍不能从法理上升出对大法的无比正信,这种修炼过程是不扎实的,随时发生的考验都会把我们拖下去,毁于人中。
同修们,让我们都能在法上认识法吧,上升到理性上的修炼,另外空间的东西虽然能起到一些鼓励作用,但什么事都不能过度,因为过犹不及。不要拿另外空间的所见作为我们前進路上的指南,虽然它可以从某个层面增强我们的信心,但是我们决不可以把它看重,更不能依赖于它。修炼凭悟而圆满,大法才是根本啊!其实当我们真能首先坚信法理,主动同化法,大法的超常与威力自会在我们身上体现,这一点真修弟子都是有感悟的。
细想想,如果我们大家平日里都没有执着天目所见的心,就不会被神话小说超越时空的故事情节带动的心血沸腾,如能保持清醒、平静的心态看待这部作品,发现不足后,及时与作者沟通,将这部作品修改好,成为完全有利于证实法的利器,谁也不被带动,那才是走正了我们的路,真正的在证实法。而事实上,两个月,不短的时间,我们没有做到法中的要求,越加浮起的人心使的师尊又一次为弟子操心,直接点悟我们,要以法为师,弟子们真是愧对师尊啊!
通过此事,我觉的一方面看到了我们长久以来潜藏的人心,同时对大法弟子在文学创作上如何走正路有了更清醒的认识,那就是无论我们做什么,都不能受旧宇宙理所左右,一切都要以“真、善、忍”为原则,给未来人留下一条纯正的路。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07/6/9/86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