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漫谈:为官趋福避孽

【明慧网二零一一年六月七日】古人为了不使为官者误入歧途,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如《官海指南》、《入幕须知》、《长随论》、《仕途轨范》等,这些书为置身于古代官场中的各色人物提供了门类齐全的、系统的专业指导,同时也为如何处世,尤其是在官场中怎样应酬提供了借鉴。

清代几本著名的官场教科书《佐治药言》、《学治臆说》、《学治说赘》为汪辉祖所作,《幕学举要》为万枫江所作,《传家宝》为石成金所作,他们均为名噪一时的幕僚。几十年的幕府生涯使他们对社会和官场看得入木三分,其著作也成了“居官者皆宜日览”的必读书。

《学治说赘·福孽辩》提出为官要造福避孽:“州县一官,作孽易,造福亦易。天下治权,督抚而下,莫重于牧令。”是说天下治理老百姓的权力,除了总督、巡抚(省级)这级官员外,县令的权力就是最大的。为什么呢?是因为他的权力非常集中。权力集中,事事亲自过问,掌握的情况也更准确。这样一来,形势的缓急、事情的轻重,都可以通过深思熟虑和周密谋划后果断而行,完全不会有什么疑惑。希望境内得到治理的上司,不仅不会阻挠他行使权力,而且会加重他的权力。县官认为对的,上司也不认为是不对的;县官认为是不对的,上司也不能颠倒黑白,自以为是。

“果尽心奉职,昭昭然造福于民,即冥冥之中受福于天,反是则下民可虐,自作之孽矣。”是说果然能尽心尽力的安于职守,光明磊落的造福老百姓,那么,他也会在冥冥之中享受上天给他的福气。否则只能使老百姓受虐待,这是县官自己给自己造孽!

汪辉祖说:我从二十三岁就入幕府工作,一直到五十七岁,看到官吏赴吏部应选已有三十多年了,我所看到、听到县令的事太多了。那种干了伤天害理之事的人,报应马上显现在他身上。不仅如此,所带来的祸害还要延及子孙后代。这些人大抵都是被人们视为能干的官吏。在官吏的子嗣中,有犯法被杀头的,有流落到浙中沦为无业游民的,甚至有的作了富人家的看门人,别人还称他为某某少爷,以此嘲笑他。也有的父母死了,但却不能够回家安葬的。如此等等,真是不一而足。这些人的姓名我都知道,只是我不忍心写出来。而没有什么才干却也安分守己的父母官,不能造福亦不肯作孽,这种人偶然也有能够升官的。勤于政事、爱惜老百姓,并且不同于一般官吏的所作所为,我亲眼看到他们的儿子升至太史、侍御、司道。

老天爷的报应很快,而且很灵验,我为幕宾数十年,一直谨慎小心的把这当作镜子加以借鉴。每当想到作恶的种种后果,我就汗流满面,心中惶恐。俗话说,在山上行走容易伤脚,趁我还没犯错误的时候最好全身而退。但是,我的身体却突然出现疾患,看来这是老天爷不愿给我康宁的日子啊!可见就是因为官不好做,所以我才有如此结果。我衷心希望在某个职位上做官的人,一定要记住我关于为老百姓造福、作孽的看法。

笔者掩卷:为官之道,即为从政之道。政者,正也。为政以德。“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人读的是圣贤书,方能当朝为官;兢兢业业,方得以全身而退。而今中共邪党祸国害民,礼崩乐坏,不法官员巧取豪夺,迫害正信。须知:无常人事,朗朗天道,天人之际,善恶必报。